广告位

笔墨寄乡情

广告位

李海鹰 春归谷雨,人间向暖。 正是季节交替时,芳菲的余味裹挟着青草香,清淡又蓬勃。 满目飞花。燕南赵北,古老的小城,每一个角落,每一寸乡土,都沐浴着风和日暖,仿…

李海鹰

春归谷雨,人间向暖。

正是季节交替时,芳菲的余味裹挟着青草香,清淡又蓬勃。

满目飞花。燕南赵北,古老的小城,每一个角落,每一寸乡土,都沐浴着风和日暖,仿佛正孕育一场生命的成长与新生。那即将破土而出的,一定是更浓郁更润泽的生机。

如果说,这来自督亢大地浓浓的春意,还不足以让你醉享人间烟火带来的惬意,那么,那千变万化的线条,构建成精湛的艺术殿堂,那种笔墨的香、那种视觉的美、那种唯中华民族独有的神韵,一定会让你心旷神怡并肃然起敬,一种民族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。

郭恩池,字墨公,号书馨,别署墨香阁,河北高碑店人。一九三八年他出生于书法世家,秉承家训,幼读私塾、启蒙于儒学教育。历任中国民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、教授,中国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,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。著有《郭恩池楷书浅析》、《郭恩池行草书楹联》等著作。

门第书香,勤耕梁苑三分地

郭恩池八岁就跟父亲学书法……先学颜、柳、欧、赵,后学苏、黄、米、蔡,继学二王。那时候郭恩池还没有上学,每天在小炕桌上练字,一写就是一天,非常勤奋。父亲德高望重,亲近邻里,在何其营村,每逢过年,理发、写春联儿的事儿,都是由父亲承包了。有时父亲正给村民剃头,有人拿着红纸过来,为了不让村民久等,八岁的郭恩池就折纸研磨,挥笔而就。他的一手好字,着实让乡亲们赞叹不已。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来写春联,怕乱了,他就给每家每户做上记号。那个年代家家都不富裕,就是两条红纸,有的村民都买不起,他就把别人或自家的挤下来,东家出个“春色满园”西家出个“抬头见喜”,总之要保证家家都满意。就这样郭恩池父子俩,不仅义务为村民写字,还要搭上纸墨,因此,提起父子俩的人品,村里的乡亲们都会竖起大拇指,“好人”!

有父亲的启蒙,郭恩池的书法水平逐步提高。上小学时,书法老师杨日书见他功底深厚且谦虚好学,对他非常厚待,经常给他“开小灶”。到了完小郭恩池就读于西娘庄学校,书法老师翟兰亭,更是注重人才,倾力培养。这样,郭恩池的书法水平得以大大提升。

1956年,郭恩池考入霸县中学,虽然远,但是这里学费要比新城中学低一些,可饭费却还是交不起呀!然而,为了让儿子上学,母亲每周贴两锅玉米面饼子,装在一个大布口袋里,由父亲扛着送到学校。那时候没有自行车,从家到霸县五十四里地,只能步行。每次饼子送到学校,父亲都累得气喘吁吁,郭恩池很是心疼。后来,父子俩商量好,每到送饭的日子,两人相对而行,父亲走三十六里,儿子走十八里到约定的地点取饼子。一口袋饼子吃一个礼拜,十七八岁大小伙子正是装饭量的年纪,为了省钱,他总是省着吃、数着吃。饼子就咸菜,有时赶上天热饼子坏了,为了充饥他也要吃下去……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,也丝毫没有影响郭恩池的学习热情,他不仅文化课名列前茅,书法也苦练不缺席。霸县中学那时没有书法课,他就每天坚持自己练字,生怕一日不练就会忘记。这样坚持了一年,霸县的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,托人找关系,帮郭恩池转学到新城中学。从家到新城中学三十六里地,这样父亲每次送饭就可以少走十八里。那时候,整个校园都知道勤奋好学的郭恩池,饼子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。

德高望重,盛誉赢得八方赞

由于品学兼优,1960年,郭恩池被保送到涿州后师,后来在北京建筑公司工作。即使是搬砖、挖槽、打混凝土这些脏活累活,也没有影响他对书法的热情;无论是管劳资还是抓民兵特训班,当老师还是广播员,他时刻不曾忘记练书法。因为他的一手好字,备受领导和同事们的喜欢。在公司里,写标语出板报非他莫属,他还经常组织活动,义务教同事们写大字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郭恩池的书法艺术越来越精湛,不仅在整个建筑公司享有盛名,还得到了著名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好评。1963年,他与启功先生相识,并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技艺。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后,郭恩池成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首批会员。

从长城到奥林匹亚活动中国书画艺术委员会主席、秘书长,五洲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主席、分会主席,北京同心轩书画社名誉社长、总顾问,郭恩池赢得了书法艺术界及社会各界同仁挚友的认同和赞许。启功先生对其书作,给予了”书体端庄,运笔秀丽”的赞誉。爱新觉罗溥杰先生每逢祝寿,便特邀郭先生为其写四尺宣大”寿”字。他曾为革命老区题字,为联合国北北合作组织亚太委员会、社会团体、企业单位书写牌匾和题字,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赛获得大奖,传略及作品被多种典籍、书刊收录刊登。书法作品被何振梁等许多国家领导人及海内外著名人士收藏。

春归故里,一纸香墨慰乡情

经历五十多年研习,郭恩池先生融古搏今,入帖出帖,师古不泥,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书法风格。他的行草书,笔法潇洒,结构严谨,疏密得体,富有赵孟頫书体的韵味;他的书法艺术之美,能唤起欣赏者心灵深处的美感,让人内心宁静并陶醉于其中。

郭先生在心底一直有个愿望,随着年龄的增长,这个愿望愈发的强烈。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,他要把这种艺术发扬光大。身为书法家,他觉得自己在有生之年有义务有责任来做这件事情。

他说:“中国书法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,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,更是一种文化精神,发展和传承,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,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。”

谷雨过后,郭先生带着他的笔墨纸砚和满腔的热情回到了故乡高碑店,他要发动家乡的书法爱好者,让父老乡亲们人人都拿起笔,人人都会写毛笔字。他要在这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小城,这片古老的督亢之地,掀起书法热潮。

郭先生一边写一边讲,书体笔法、结构章法、线条的熟练、力势的组合、行笔的稳健、重心的把握……书法的要领和口诀滔滔不绝,笔下也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。腾飞的龙,矫健的虎,栩栩如生;室雅阑香,紫气东来,妙笔生花。他的字就像他的人,精神矍铄,目光炯炯,充满了生命的活力与生气。

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表现艺术,它是一种美的艺术,是“无言的诗、无形的舞、无图的画、无声的乐”。我们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感到自豪,我们为拥有汉字这一国之瑰宝感到骄傲。

暮春的风相拥着绵绵细雨在四月的深处书写着春意盎然,蒲公英的种子早已在记忆里约定了初夏的歌声。一墨馨香袭来,沁人心脾。浅浅淡淡,温文尔雅,伴着平平仄仄的诗意款款而行。

嗯,这才是这一季最神奇的味道,最美妙的风景。

2024年4月28日凌晨2:29于暗香阁

作者简介:李海鹰,笔名,梅子。中国诗歌学会会员,河北省作协会员,鲁迅文学院保定作家班学员,保定市作协理事。作品见于《青年文学》《河北日报》《诗选刊》《天津文学》《海外诗刊》《山东青年》《莲池文学》《荷花淀》等各级刊物。曾获全国主题诗歌征文一等奖、荷花淀文学奖特别贡献奖。著有诗集《一隅香雪》。

作者: 编辑二部

为您推荐

广告位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312-6397239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 23024787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00-17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
返回顶部